第(2/3)页 “但说无妨。” 夏凌轩也落落大方,毫不见得一丝紧张。 “不少学者都认为人性善恶有分,关于人的善恶自有这三种看法,有主张性善论,也有主张性恶论,更有主张无善无不善,不知太子殿下如何看待?” 听到这个辩题的夏凌轩脸色陡然一沉,似乎没想到这些学术界的大儒也喜欢亘古不变的话题。 此乃人性善恶之辩,无论主张哪一种都是主观意识。 辩论更重要的便是彰显出属于自己独到的观点,而夏凌轩见对方并非他更主张的一种言论,反倒是让夏凌轩进行看待,这就说明三种不同的观点未必都是对的。 不少学子唏嘘不已,之前他们就曾见过这般考题,不少人都各执己见,只将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夸大其词。 “主张性善论之人,或许是认为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没有不善良的,水就没有不朝着下游流向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是因为人有不忍之心,生来就具有仁义礼智四种善德,而人之所以做了不善良的事情,并非其本性,不善良是由于他无法把握自己的心性被形势所左右。” 想起主张性善论的自然是孟子,而孟子更是认为人是被形式所迫,所以环境能影响人。 不过夏凌轩并非赞同这种说法,只觉得孟子进行比喻的倒是融洽。 将人的性格天注定像是水一般会朝着下游流向进行比喻,若不是夏凌轩知道有些孩子天生超雄综合症,恐怕他也认为这番言论是对的。 “也有人主张无善无不善之论,人性就像是水池中的水,让其流向什么方向就会有什么方向。所以人的善恶并非生来就有的,而是靠着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熏陶而形成的,犹如一张白纸,在其上端画上什么便是什么。” 这意味着人没有善恶之分,不过是靠着后天环境和教育进行熏陶所致,不过夏凌轩也并不主张这种言论。 所谓善恶只是不同的情况下做出的不同判断,在不同的道德底线下,自然是有所不同的。 “当然了,在人性之中最能支配人类生活的是人好坏之情,而好坏发展的结果必然产生于尔虞我诈和争夺,甚至是泛滥之中的不道德行为,所以人性是恶的,但倘若这种恶的人性经过后天学习教育,便能进行人性的改造,从而做出善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