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内帑银船-《闲臣风流》


    第(3/3)页

    何秀才也是不住邀约:“素闻行人诗词了得,今日正要和你亲近,讨教诗文,还望勿要推辞。”

    白鲢不就是胖头鱼吗,在现代世界也就几块钱一斤,实在没什么好新奇的,但在明朝却是稀罕物。周楠本不耐烦留在通州,可经不这二人的盛情,又实在饿得紧,就道:“恭敬不如从命,就留下吧!对了,漕司不许所有船只出港,所为何事?”

    一直没有说话的关员外说:“听说晚间有内帑的银船要进港,自然要让道。”

    所谓内帑就是皇帝的金库,嘉靖皇帝爱钱,前一阵子派出矿监到地方上收矿税,也算是一笔固定的收入。每次得了钱,都要通过船只送到京城里来。

    嘉靖是个好面子的人,他也知道收这个税有些不好意思,一直都是小打小闹流于形式。到万历皇帝时,索性不要脸了,直接让太监常年坐镇矿山,一文钱也不许逃。

    据周楠以前在延庆州和州衙的人攀谈得知,为免得被言官们弹劾与民争利,在外收税的太监们押银回京城时都很低调,再加上本来就没多少钱,犯不得大张旗鼓。

    像这种直接封闭通州码头的事情还真没见到过。

    见周楠沉吟,武新化因为他担忧耽误了行程,说:“行人不用担心,漕司顺天府督粮道说了,内帑的银船子时之前一准到,子时就要开码头。”

    周楠道:“那好,那我们先吃酒。各位朋友,相聚是缘,也不要行人行人的显得生分,就叫我表字好了。”

    说话间,鱼羹已经做好,一行人坐在舱内一边吃酒一边谈诗论道,却也快活。

    不觉月上柳梢头,周楠微醉,不觉靠在锦墩上迷瞪过去。

    刚睡不片刻,就被喧哗声吵醒,睁开朦胧双眼看出去。灯笼的火光中,只见甲板上老郭、武何关江四人战战兢兢地立在一个矮个七品官面前。

    那个七品官身后还跟着四个随员,都是一脸的不近人情。

    周楠心中奇怪,一个正七品而已,在京城根本就算不得什么,老郭也是有官身的,为什么怕成这样。

    就提起精神站起来,走了出去。

    ****************************************************

    PS:因要陪家中老娘出远门一周,没办法码字,从今天起每天只一更,到十五号才恢复两更。

    作者从学校毕业后就独自生活,和家中老母亲分别居住在相隔四百里的两座城市,一年也见不到几次面。这次远行是这十几年来相处最长的日子,对作者非常重要。还请各位读者谅解,拱手,作揖!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