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好勇逞强-《我比崇祯大一岁》


    第(2/3)页

    所以耿如杞欣然同意耿章华亲领督标营赶去大同。

    临别时,老父亲肯定要交代些悄悄话。

    无非是,    如若事不可为,    莫要好勇逞强,大同城高墙厚,存粮足够半年开销,只需入城固守,虎墩兔就会无可奈何。

    耿章华担心父亲变卦不肯他去救援大同,所以满口答应,表示一定稳扎稳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二月底,耿章华就已经带领宣大总督标兵营两千人马,外加一千五百铁甲家丁赶去了大同。

    他没有如绝大多数文官武将那般紧闭城门坚守不出。

    而是率领督标营人马和大同总兵官杜文焕、延绥东路副将曹文诏集结的八千兵马跟气势汹汹的林丹汗列阵相对。

    穷疯了的林丹汗真的是纸老虎,真的不是为了攻城掠地而来,仅仅是想多捞一些好处!

    见一万三千宣大军严阵以待,数千铁骑军容严整,大有一副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的架势,他顿时就不横了。

    打未必打不过,可是能打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咱是为了弄些粮食不是来拼命的。

    接下来当然是友好协商,    想要多给市赏门儿都没有,只能按照旧例,    这还得拿出几千匹好马让耿章华的铁甲家丁挑选。

    耿章华当然越来越硬气,因为经过一通暗箱操作,宣大总督下辖的文官武将基本上服了气。

    识时务者为俊杰,跟总督大人关系好的接二连三被提拔,剩下的当然不敢头铁。

    得到提拔的心里都有数,哪敢不听话,因为他们其实都是犯罪分子,都参与了买官鬻爵。

    都是花了朝廷人头赏额几倍的价格混到了莫名其妙的军功。

    这种军功根本经不起推敲,但是主持核功上报朝廷请奏封赏的就是宣大总督本人,他只认首级不问来龙去脉。

    言官御史也只能捏着鼻子认,谁让朝廷论功行赏的制度就是以斩首数为准绳?

    检举揭发军功中的猫腻不能闻风奏事,一般情况下都是发现首级不是真奴或者真鞑子,有些甚至于是用女人的头颅冒充。

    明朝能够识别人头的高手太多,言官御史都悄悄的派遣心腹之人查验过宣大总督为麾下请功的首级。

    最后的结论一个个都是青壮年真奴、真鞑子,一百几十个真奴都有镶蓝旗腰牌。

    铁的事实摆在眼前,足以证明斩获丰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