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们每个人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稚嫩,每个人看起来都那么的狼狈,让人完全无法想象,这群孩子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镜头再次转换。 开始交代历史背景。 “自1942年夏季起,日军向华国华北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由于八路军部队急需医务人员,1942年11月,北平地下党在医院和学校之中动员了十三名进步青年,由九支队三纵队护送前往平西抗日根据地!” 画面当中,八路军战士护送着一群女进步青年,坐在马车上。 她们看起来是那么的年轻,对前往抗日根据地的充满了期待。 “欸,你们看!”马车上,一个女青年指着不远处高兴地喊道。 镜头循着她手指的方向而去,那是一段蜿蜒的长城! 就在这个时候,飞机的轰鸣声打破了平静,让原本还面带笑容的女青年们一个个脸色煞白。 而护送的战士也是连忙大喊:“有敌机,快隐蔽!” 只是这些没有上过战场的进步青年们,根本就没有经过训练。 轰炸声响起,炮弹落下,她们吓的四散逃跑。 而谁都知道,这个时候,失去理智的逃跑只会成为靶子。 一个又一个地倒下,来的时候,她们兴高采烈,可是却不曾明白,战争的残酷。 影院内安静的可怕。 很多影迷嘉宾们,都完全没想到,电影的开篇,就如此的残酷,甚至根本没有给大家任何缓冲的机会,直接就展现了战争的残酷! 战士们一边护着青年们向着长城方向跑,可是一路上,不停地有人倒下,在炮火之中,生命显得是那么的脆弱。 前一刻还面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的青年们,此时此刻,却一个又一个,带着还未完成的信念倒下了! 天上有日军的飞机在不停地轰炸扫射。 后面又有无数的日军排成散兵线追击着,子弹的呼啸在旷野中回响,不停地有人倒下。 另外一边,一名战士身受重伤,但是却依然疯狂地甩着马鞭,让马儿跑的更快一点。 马车上,一名年纪大一点的女青年,抱着另外一个女青年,在炮火之中,前进着。 向着长城突围的部分,悬殊的兵力和悬殊的遭遇,他们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了! 逃往长城的部分,被日军层层包围,最终全军覆没! 没有俘虏,也没有人投降!尸体成片成片地躺在那里,血水染红了这一片长城,长城的斑驳的城墙上,鲜红的血液依然在流淌着。 《战争子午线》的影片名,在这血色的长城之上显露出来! 原版的这一段,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经费短缺,用的是舞台剧的方式展现,给人的感觉,浮夸多过惨烈。 李易不知道原版的导演,到底想要通过这样的画面来表达什么。 但是他的这个版本,这里有的只是惨烈无比的战争场面,没有过分的夸张,也没有过分的煽情。 有的只有惨烈,只有牺牲! 画面再次出现,还是在长城边上。 只是不同的是,这里却是来到了现代,孩子们正在这里植树。 他们和之前开篇的部分的那定格的画面之中的孩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们一个个穿着光鲜的时髦的衣服,开开心心地在长城边上,挖着土,种着树。 突然一群孩子似乎挖到了什么特别的东西,高喊着让老师过来。 孩子们兴奋地讨论着他们挖到的铁疙瘩是什么,有人说是文物,是明朝的,因为这一段野长城是明朝修缮的。 老师看到了,那是一枚地雷,很快地报警。 警车呼啸而来,公交车上,此前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的老人家,坐在上面望着窗外。 危机解除了。 一切仿佛又恢复了原样。 游客们拍照,骑马...... 游客骑着马,从公交车边上呼啸而过,那马蹄声却带着老人回到了曾经的那一段让她刻骨铭心的岁月。 驾着马车的八路军战士,掉落下来。 马依然不停地向前跑着。 飞机再次袭来,低空扫射,马中弹了,马车被掀翻在地。 女护士再抬起头来,所有人都牺牲了,只剩下她一个人。 镜头切换。 另外一片战场上。 之前出现在镜头当中的那个孩子,趴在草丛之中。 耳畔时而传来的枪声,告诉观众,这里依然是战场。 孩子爬起来,在草丛之中找到了老军医,一路上到处都是躺着的伤员。 一名伤员对老军医说:“你们快走吧,能跑出去一个是一个,为我们死的人已经够多了!” 子弹的呼啸在旷野中回响,一个八路军战士一边向前跑着,一边回头还击。他的身后是无数日军追击。 他冲到了这个临时营地,那里是伤员和一些孩子。 可是他还是中弹倒下了! 被那小女战士搀扶着,来到了临时营地。 可惜战士只剩下了最后一口气,他弥留之际,他说:“命令,给九连的,这里有九连的吗?” 一个腿上负伤的“战士”吃力的站了起来:“我就是九连的,把命令给我吧。” “什么任务?” 可惜战士最后只说了句“沿长城向西......”没有说完就牺牲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