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之所以需要摇铃,是因为不摇铃神父会忘词——显然,神父也是人。 是人就要看电影,而电影院,就在教堂的二层,叫做天堂电影院。 那么这里很多人可能就会很疑惑了,为什么电影会在教堂的二楼? 这个设定,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 对于李易来说,他同样的需要去了解。 再比如说,神父为什么要在看电影的时候,一边摇铃通知电影放映人员,有些“禁忌片段”需要剪掉。 这些都是这部电影的细节和精髓所在,而这些对于李易这样的华国人来说,显然很难一开始就搞清楚。 事实上,哪怕是意大利本土的人,除非是对此有研究,或者说,老一辈的人,否则的话,大多数人,甚至也不一定能弄的明白这些东西。 这也是为什么《天堂电影院》这样的艺术气息浓厚的电影,很难获得市场的缘故了。 因为,这类的电影,不像商业电影,你必须带着脑子去看这部电影。 里面有很多的细节,都是带着隐喻,如果不带脑子去看,如果不了解曾经的这部电影的背景,那么这些细节对于观众而言,完全就是对牛弹琴。 为什么要剪辑掉“禁忌”镜头? 为什么电影院会在教堂的二楼? 为什么这里只有一个放映师? 等等,等等,这些东西,都不是随便看了不动脑子就能搞清楚的。 而如果搞不清楚这些东西,那么看这部电影,或许反而就不会有那么大的触动。 而《天堂电影院》里面类似的设定其实还有很多, 所以,《天堂电影院》的拍摄进度,可以说堪称是李易拍过的所有的电影当中最慢的一部。 一方面也是因为,李易准备不够充分,没有在电影拍摄之前就去把这些细节的东西弄清楚弄明白。 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李易本来并没有想过这么快拍这部电影,或者说他甚至都没有这方面的计划。 对于国内的很多人来说,特别是文艺圈的电影导演来说。 他们对李易的羡慕嫉妒恨,可以说是有原因的。 谁特么的拍个文艺电影,能搞出那么多花样的宣传来? 李易呢? 你特么告诉我这是文艺电影? 那为什么能炸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