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交锋之争功-《千山记》


    第(2/3)页

    皇子驸马们看得是目瞪口呆,唉哟喂,三郎这小子可真够坏了哟~回家各自可乐,三皇子这向来走温润路线的都说,“大哥也是,这把年纪了,还爱与小孩子们逗耍。”

    四皇子很中肯,“大哥这真是偷鸡不着蚀把米!”

    六皇子……嗯,自从劳动改造回来,六皇子的话就格外少了,人也持重了些,这回不知是同情他大哥,还是颇有所感,话说的倒多了些,六皇子叹道,“大哥这事儿办得不好,孩子们年纪小,五哥不在,五嫂方令他们出来招待叔伯长辈。大哥也是,专去五哥府上欺负孩子,亏得他醉了,他要没醉,叫五嫂知道,能饶得了他?”对于五嫂的彪悍,六皇子可是身有体会的。心下想着,他大哥在孩子手里丢个面子也好,不然惹火了五嫂,那就不是丢脸能了结的了。

    六皇子妃就问是怎么一回事,六皇子大致说了说,六皇子妃:……

    大皇子这丢脸的事儿,非但各皇子妃都知道了,公主府也晓得了啊。

    有看热闹的皇子弟弟们,自然也有看热闹的驸马,吴家在孝中,故而永福公主的驸马是没有来的,来的就是长泰公主驸马李宣与三公主驸马了。

    俩驸马看了新鲜事儿,回家都与公主媳妇说了,李宣道,“大殿下这事儿不地道,非叫大郎吃酒,黄酒吃两盏倒无妨,哪里有叫孩子吃烈酒的?咱们劝都劝不住,也就大郎那孩子实诚,大殿下也是,还不见好就收。”三郎这小子可不比大郎啊。

    长泰公主道,“大哥的性子,素来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

    三公主素来是个清静人,不比上头两位姐姐是嫡出,连带皇家这些事也少有理会的,难得也说了句,“哎,大哥不大对。”

    各家吃过年酒,这年就算过去了。

    因谢莫如是帝都热门人物,如今她交际也渐多了起来,谢莫如心下挂念的却是另有他事,过年就打春了,也不晓得闽地的粮草可还供应得上。

    只盼那姓薛的不是徒有名声才好。

    姓薛的帝师能与江北岭齐名,而江北岭这把年纪,都能在帝都的防御战中发光发热,姓薛的比姓江的年轻几十岁,也非徒有虚名。

    五皇子采纳江行云的建议,一明线一暗线,一为江行云手下干将江震,一为信鸽,往蜀中传递消息,信鸽的信也送到了,江震经南安州绕道南越国、镇南国两地,也顺利的到达蜀中,见到了薛帝师。薛帝师其人,还真就在他的安排下,将粮草顺利的运到了闽地,其间的惊险复杂,所耗心力,所用计谋,五皇子只略窥一二,便是叹为观止了。

    同时,五皇子也收到了太子的信件,太子的确是在蜀中,李宇就在他身边护驾。太子对五皇子是殷殷叮嘱,叫五皇子好生打仗,他在蜀地与五皇子两相应和,届时一并收复湖广,亦不负圣望。同时又表达了对五皇子不畏艰险南下的精神表达了高度的认可与赞美。

    太子这信,自是写得情真意切,但,不知为何,五皇子看了,心下却是有几分不大舒服的。

    柳扶风道,“太子万金之体,岂可容留险地,殿下还是上本,请朝廷出兵,迎东宫回朝,也令天下安心。”这要看不出太子是想抢功劳捞政治资本,就是眼瞎了。

    五皇子自然会去上本的,但只要太子不傻,他就不能这时候回帝都啊!

    五皇子有了粮草,却又遇到新的难题。好在五皇子是个心宽的,太子在蜀中又不会过来,五皇子有了粮草,踏踏实实,稳扎稳打的准备着收复地盘儿了。

    太子在蜀中平安的消息同时也正式得到了帝都的确认,太子报平安的折子到的早些,五皇子的折子略晚些,太子的折子,无非就是请罪啊牵挂他皇爹啊对不起他皇爹的期待啊啥的,并表示了自己要留在蜀中收复江南的决心。五皇子的折子就很客观了,先写了现下闽地建设,并说了自己对江南的一些计划,具体仗怎么打,五皇子没写。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打仗不是人能预计的。先说了些江南事,五皇子方说到太子的事上,五皇子的话很实在,一则表示了对太子安危的担心,二则也说了,太子有意留在江南收复失地,五皇子表示出了对太子这一目标的肯定,不过,有一事五皇子先给他皇爹提了醒,五皇子就直接写了,“江南势颓,其安危关乎社稷。儿臣奉父命经营闽地以抗逆臣,今获知东宫平安,是否请东宫掌江南事,儿臣愿为东宫臂膀。”

    先时江南大败,就败在内耗上,不管是不是靖江王的伎俩吧,反正是自己人先掐得死去活来,能怨人家不趁虚而入么?

    如今太子非要留在蜀中抢功,五皇子一想就觉着累,他不是不愿意建功立业,他是不想同太子争得死去活来。倘他爹还叫他听太子的,江南的事,他也就听凭太子吧。倘干不下去,大不了不干了,回帝都一家子团聚去。倘他爹还叫他管着江南这一摊子事,他是个实在人,不会来那套虚头啥的,那么,太子即便想抢功,也得听他分派,他是不会相让的,更不会叫太子乱搅和。

    五皇子奏章到帝都时,谢莫如刚酬了一笔银两捐给朝廷,朝廷缺钱啊,去岁北面儿数省叫靖江王糟蹋的不成样子,要不是朝廷赈济到位,非但产生流民不可。再有西宁关去岁就不太平,各方面粮草军械供应也得到位。哪样不要钱啊!

    谢莫如现在是热灶,她牵头酬银子,大家不敢不给面子。

    尤其,谢莫如一向不吃独食,她拉着文康长公主、长泰公主、四皇子妃这些人一道做的这事,谢莫如尤其会说话,“听说江南那边儿,凡给靖江占的地方,大户都杀光,奴婢人等都赦做平民,靖江王不允许有奴婢,人人都按人头或按家户领土地,每户最多一百亩地,家家如此,哪怕达官显贵,也是多一亩没有的。”

    三皇子妃倒也听闻此事了,只是觉着稀奇,“那各家一百亩,有剩的怎么办?”

    “据说是归靖江王了。”

    三皇子妃抿嘴就笑了,“那靖江王自己超了一百亩田的量,倒没人追究了。”

    “他是老大,自是没人也追究。”

    四皇子妃道,“我就稀奇这将奴婢赦做平民的事,奴婢都赦了,靖江王宫里服侍的人呢?是不是也一并赦了?再者说,江浙之地也颇有豪富,这些人家的土地田产,是不是也一并做此安排?每家留一百亩,那些人家能干么?”四皇子妃自己说着都笑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的也热闹。

    长泰公主道,“这为了收买人心,什么样的事做不出来。”

    六皇子妃道,“也不知江南那边儿如何了?”

    说到打仗的事,谢莫如道,“要说这反臣逆贼的,他们做臣子的还好,屈膝一跪,投了降,跟着新君过日子的有的是。就是咱们皇家,当初前朝皇室是何下场……我就想着,我倒不是清高人,银钱有银钱的用处,只是,别人不关心江山社稷,人家那是有退路,咱们皇家可不一样,没听说哪家王朝倒了,其皇室人口日子好过的?所以我说,别的事倒还罢了,自有朝中大臣们费心,这打仗的事儿不一样,这事儿,能帮的,一定得帮。也不是为了什么家国大义,只为咱们老穆家自己个儿,也得出一份心力才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