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這個問題的答案,會隨著人的實力,閱歷,眼界以及心境變化而有所不同,不過,不管從哪個方面對其進行分析,標準答案有且只有一個。 是故,金子陵并未站在劍者的角度,來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 而是以鑄匠的身份,進行了巧妙的回答。 藺重陽輕笑,沒有反駁:“哈,金兄方才所言刀劍之爭,是指什么?” “刀與劍,乃是天生的對手,藺兄這幾支劍皆可稱為當世神器,卻未承接那爭斗的宿命,當能夠承接宿命的劍器誕生,刀之王者,亦會應天降世。 兩者爭王乃是必然,再加上藺兄還準備立劍道,想必在之后的歲月中,刀者也會隨之興盛,第一劍與第一刀必會做過一場。” 像他們這些人,看到的東西會多一些,知道的東西自然也會多一些。 藺重陽說道:“金兄方才曾言,鑄劍者在意劍之地位,想來,是希望藺某能夠獲勝。” “劍之精氣神,全數蘊藏于劍之全身,身經百戰之劍,亦會吸收使用者的氣勢,使得名劍與絕代劍客能互相輝映。 藺兄周身氣機,已與這幾支劍器連成一體,一身能為與劍道境界自是無需質疑。 我想說的是,如果可以,等它誕生之后,我希望藺兄能夠經常拿出來使用。 想當年,我贈給憶秋年一支絕世好劍,本身亦劍亦人的憶秋年,對其非常喜歡,然后便將其收藏在家中吃灰。 他的愛劍之心,讓我十分感動,卻浪費了劍隨劍者之宿命。” 金子陵與友人談起憶秋年,就像藺重陽與友人談起單鋒劍,完全…… 就是當做反面教材。 “哈,關于此事,金兄倒是能夠放下了。 昔年之時,魔流劍前來德風古道與我證劍,便是憶老隨行,我二人也曾論過劍道,彼時,好友長日錕铻尚未兵解,在知曉魔流劍證劍之心后,我曾引薦他們前往一水隔天。” 藺重陽的話語,多有回憶以及感慨,宛若昔年之事重現眼前: “那一年九月初九,好友約我決戰,一水隔天受劍意影響,出現過往的映照,當時憶老便已經重新提劍了。” 信息被補全后,金子陵也能猜到,那兩支劍器之上的裂紋從何而來,不過,他也無意提及好友的傷心事,失了對手,乃是武者一大憾事。 他感慨道:“沒想到他也有提劍的一天,雖然說,到了你們這一境界,本便是劍因人而強,但人力終究有窮盡之時。 第(1/3)页